咨询热线:

13594780141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知识 > 家庭教育

mile米乐育儿知识(精选20篇)

  mile米乐制作方法:(1)京葱洗净、切断、红枣略洗待用;(2)在沸水里加入葱段、红枣和枸杞,中小火一起煮,到汤汁变浓,加冰糖融化即可。

  营养功效:红枣营养丰富,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宝宝免疫功能;京葱抗菌价值很高,有抗菌健脾、保肝补血、抗过敏的功效;冰糖润肺生津,有益于呼吸系统健康。整款汤枣香扑鼻、葱香浓郁,很适合婴幼儿食用

  制作方法:(1)桂鱼切鱼片,鱼片中加入少许盐、鸡精、黄酒、蛋清、淀粉,拌匀待用,胡萝卜、京葱切丝,番茄去籽、切丝备用。(2)鱼片入锅烧煮,熟后捞出,锅中汤中放入葱段、姜块、烧开,捞出葱姜,加入少许酱油、盐、黄酒,烧开后,淋在鱼片上。(3)洗净炒锅,加入少许精制油、烧热,放入京葱丝、胡萝卜丝、番茄丝,炒出香味,再放在鱼片上即可。

  营养功效:桂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维生素;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番茄维生素C丰富,京葱理气健胃,荤素搭配,养胃补肾,强身防病。

  制作方法:鸡脯肉剁成茸,加入少许水、盐、蛋清、水淀粉拌成薄糊状待用,胡萝卜削皮煮熟剁泥,豆腐切丁待用。(2)炒锅上火烧热,放入鲜汤,加盐烧开,放入鸡茸、胡萝卜泥、豆腐丁,烧开,去浮沫,水淀粉略勾芡,淋入熟精油即可出锅。

  营养功效:鸡肉富含优质动物蛋白,豆腐味优质植物蛋白,两者互补营养倍增;胡萝卜维生素A含量高,经常食用能增强幼儿体质。

  以上三款防过敏的美食,家长们可以放心为宝宝烹食。与此同时,爸爸妈妈们还可以通过为宝宝选择合理的营养素来预防呼吸道和食物过敏,食补药补同时进行,更好的为宝宝提供健康保障。此外,对于那些还无法进食上述美食的宝宝来说,药补也是能够保证身体健康、远离过敏的唯一途径。

  从医学角度而言,宝宝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免疫力差,从而导致易过敏,而维生素A则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A有助于增强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的完整性,从而使粘膜的屏障保护作用更强,增加抗病能力。所以通过服用富含维生素A的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宝宝过敏。另据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孩子缺乏维生素D容易过敏。研究发现,对成年人而言,维生素D水平与过敏无关,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与对17种过敏原中11种的敏感性有关,其中包括豚草属植物、橡树、狗、蟑螂等环境过敏原和花生等食物过敏原。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对花生过敏的可能性,是不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的2.4倍。由此可见,合理补充维生素AD制剂在预防佝偻病和干眼病、夜盲症的同时,对预防婴幼儿过敏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维生素AD制剂的选择,育儿专家建议,家长可选择安全的国药准字号维生素AD制剂来为宝宝补充,比如达因药业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严格按照维生素A和维生素D 3:1的科学配比,在补充宝宝所需维生素A的同时,还能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同时,伊可新还专门为0~1岁、1~3岁宝宝设计了不同含量的剂型,爸爸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灵活选择!

  秋季过敏严重危害宝宝身体健康,有了这些抗病食谱,相信家长们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帮助宝宝抵御秋季过敏的侵害,健健康康地度过秋季!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各位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事,比起体重、身高、相貌等,大脑的发育更引为关注。大脑的发育,不但关乎智商高不高,也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大脑发育的好,智商才会高,可是怎样才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呢?

  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0-3岁,神经元快速分化过程基本完成;4岁,完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8岁,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神经发育基本完成。其中,营养是影响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曾有人对3岁前和3~5岁期间被美国中产阶级收养的韩国孤儿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被收养前普遍营养不良,被收养后,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结果发现,初期营养不良,能影响孩子在11~12岁之间的智商。在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的孩子之间,智商差别能达到10分,相当于高中和大学水平的差别。同时,营养状况改善越早,智商发育越好,3岁前被收养的孩子,智商明显高于3岁后被收养的。

  据研究发现,除了保证孩子的整体营养状况外,还有一些关键的营养素对孩子的脑发育影响更大。

  缺乏蛋白质会造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影响孩子脑发育,导致认知方面的损害,出现冷漠,缺乏热情。优质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禽、肉、蛋及大豆制品中。

  我国调查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程度增加,尤其西部五省中严峻。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普查对5398名6~16岁儿童的资料研究发现,就算不发生贫血,边缘性贫血也会造成儿童认知能力下降。孩子如果在婴儿期贫血,会有易哭闹、不高兴等表现;儿童期贫血,会导致孩子完成指令性训练困难、注意力难集中,不安、激惹情绪和破坏行为增加。为了预防贫血,要让孩子适当吃些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一些绿叶菜、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调查显示,儿童缺锌也很严重。研究发现,所有神经元都含锌,特别跟认知功能相关的部位含锌最高。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商下降、注意力降低、抑郁、环境适应能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牡蛎、牛肉、螃蟹、豆子等食物富含锌。

  严重缺碘会引起克汀病,造成儿童自幼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因此,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内陆和山区,推行碘盐是非常必要的,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曾有研究证明,在辽宁省这样碘缺乏严重的地方,推行碘盐后,儿童的出生智力明显提高。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海带和海鱼等。

  脑组织中60%以上都是脂肪,仅次于脂肪组织。我们熟知的DHA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大量干预研究证实,充足的DHA对视觉、认知、记忆及辨别性学习能力有重要的有益作用。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往往缺乏DHA,导致容易出现学习障碍,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能力等明显低于正常的儿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三文鱼、鲭鱼、鳟鱼、金枪鱼、鳕鱼、蛋黄、核桃、亚麻籽等。 大脑发育有两个黄金期,第一个黄金期是从怀孕到婴儿出生,也就是说,孕期时营养充分对大脑发育很重要,这个时期营养好,宝宝容易聪明;第二个黄金期是宝宝出生后3-4岁之前,宝宝的大脑进入章质量的时期,把握好这两个时期,营养到位,不愁宝宝智商不高。

  钙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无论成人还是小孩,这个东西都是必需的,有了它小孩才会长高,成人骨骼才会健壮,老人才不会骨疏松,还有我们牙齿也是需要钙质的,对于婴幼儿来说,身体和牙齿正是成长阶段,所以对钙的需求更是非常大,那么平时我吃的东西里都哪些是含钙多的物质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无论是人奶还是牛奶、羊奶等奶制品里,都是含钙较多的食品,这个也是我们平时补钙的主要方式。每1千克牛奶里含钙1克,宝宝对奶品里的钙有很好的吸收率。

  这此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钙。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AD,所以一般保健医生都会推荐让宝宝吃鱼肝油,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像海带紫菜、小虾皮等,含钙丰富。我们可以煮些紫菜蛋汤,里面放些虾皮给宝宝吃。

  平时我们说什么补什么,所以可以经常吃一些含骨头的制品,像糖醋排骨、还有各种骨头汤,在煮的过程中加点醋熬汤,会使骨中的钙溶解在汤中。

  鱼类的钙质主要集中在骨头中,可以将鱼炸酥,这样可以连骨头一起吃下去,就可以提高钙质了。

  我们在给孩子补钙的同时,还可以与一些改善肠道的有益菌一起吃,效果更好,像茯苓液、合生元等。

  食补总是比吃药好得多,平时只要我们我注意给宝宝进行这些食补,再加以维生素D或鱼肝油,相信一般的小宝宝都不会出现缺钙的现像,如果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出现缺钙的现像时,相信我们的保健医生也会给我们许多建议,平时我们也可以选择早晚时间段,阳光不太强烈时,带着宝宝出门去晒一下太阳,这样也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对钙质的吸收。

  走路要走人行道,过路要走横行道,红灯停,绿灯行,来往车辆仔细瞧,车行道上不玩耍,人行护栏不跨越。上下车辆不争抢,乘车文明要做到。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安全教育知识_儿歌文章,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爱弥儿》中,卢梭通过对假想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将其教育理念娓娓道来。《爱弥儿》中的教育改革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对孩子的知识教育上,卢梭通过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提出了对知识教育改革的新看法。他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出儿童长到十一二岁时,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学习和工作的时期。但由于受人的智慧有限性的限制,当人们面对无穷尽的知识时,不得不进行一番思考与筛选。那么,在思考与筛选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因素?

  卢梭把儿童的感觉经验看做理性的基础,因而在知识教育上他十分重视儿童对事物的直观印象。

  真正地教师是感觉以及儿童经验的积累。从知识是否有用的角度出发,卢梭认为不应该让儿童单纯从书本中获取知识,这样的知识对当前的生活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在卢梭看来,应该从儿童的学习能力出发,利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可塑性,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提供为易于理解与接受的素材,这些素材对当下和将来都是有用处的,从而帮助儿童在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因而mile米乐,爱弥儿从辨别方位中学习地理知识,从观看日出日落中学习天文知识,利用自身的感官去体验学习过程中带来的惊喜,相信这样的学习,将会在他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影响今后的生活。

  在卢梭看来,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于:这些知识对孩子是有用处的。“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例如在《爱弥儿》中,卢梭为爱弥儿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情景: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他带着爱弥儿去蒙莫朗锡镇北部的森林,让他用所学的知识在森林中找到回家的路。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他又带着爱弥儿去看魔术表演,让爱弥儿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发现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等等,用符合孩子需要的视角,让孩子明白他所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不是总在怀疑“这有什么用处?”因而那些能够提高儿童生活质量的知识,才是值得儿童去学习和掌握的,这样的知识才能使儿童变得更加聪慧,一味地“填鸭式”的灌输,反而会因儿童的不理解而以失败告终。

  “从感觉中产生的判断完全是被动的,它只能断定我们所感触的东西给与我们的感觉从知觉或观念中产生的判断是主动的,他要进行综合和比较,它要断定感官所不能断定的关系。”“大自然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欺骗我们的,始终是我们自己。”在《爱弥儿》中,卢梭通过举例当孩子看到一半浸在水里的棍子所作出的反应,向我们进一步说明判断力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的重要作用。“他们愈是前进,便愈是远离真理,因为在判断上的自负自大比知识的增长快得多。”那么,如何教给孩子正确的判断?在卢梭看来要尽量使感觉的过程趋于简单,要求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和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对孩子判断力进行引导与培养,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面对复杂问题时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而不是简单盲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卢梭看来“兴趣是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学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习的兴趣。在儿童兴趣增长的时候,交给他们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把学习看做一种乐趣,而非成人强制性地灌输。在如今充满竞争的社会,父母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并不以孩子的兴趣为主,不考虑孩子对这类知识是否需要,只是单纯为了考级而考级,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失去了他们这个年龄本应有的活力。在卢梭看来,只有儿童不把学习当做违反自己意志的事情,就能忍受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他认为在普通的真理中存在着一根锁链,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掌握这条锁链,让学生感到自身对学习的需要,保持一种好奇心,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从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条“锁链”,因为自己发现的真理要远远比他人教授真理的印象更为深刻。

  从卢梭关于知识教育的观点中可以看到,虽然他不赞同对孩子进行书本教育,但并未对知识教育予以否定。《爱弥儿》中卢梭的知识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带来许多的思考与启示:比如在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学,注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等。在知识的选择方面,要考虑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及这些知识的实际用途,让孩子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避免走上所学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的误区。

  [2] 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按照指南的建议和要求,对于幼儿的教育可以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涵盖了3~6岁等不同的年龄段,可以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素质培养建议,但是因为该指南并没有细化宣传传播方案并细化执行,很多家长尤其是大众传媒对此并不重视,他们往往集中于一些细微的、诸如“孩子不喜欢运动该怎么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等问题上,对幼儿的教育没有整体的宏观概念,导致《指南》覆盖面太小,影响了幼儿的正确科学教育。

  很多家长在不知道这个指南全部内容的情况下,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只让他们在语言、科学等方面进步,而忽视了健康、艺术等方面,造成了很多的“小胖墩”出现,也忽视了孩子的艺术天分和爱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幼儿园教师尤其是管理者要重视该指南的纲领性作用,认真研读,仔细讨论,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起做好对家长的宣教工作,让家长明确各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和需求,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

  对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应该不仅是理论层次上的,更应该有实践方面的,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家园合作,和家长们一起合作做好幼儿教育工作,认真按照《指南》要求,开展各种亲子互动、家园互动活动,从而让实践更加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临床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8例学龄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98±0.13)岁;患病类型:支气管肺炎29例、高热惊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肠炎16例。全部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2±3.89)岁,男性家属48例、女性家属50例。

  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健康需求、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共包含20个条目,包括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健康行为,医学急救、科学育儿等知识;(2)患儿家属知识获取来源及相关需求,共包含7个条目。由病区护士长发放本病区调查问卷,并向患儿家属说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及填写方式,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本病区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4%。

  分析对比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晓情况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性家属与女性家属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医学急救技能、科学育儿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P>0.05。

  【摘要】 目的 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的现状,为学前专业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对257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与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回答正确率达56.70%;来自城市、高中阶段读理科及接受过生理卫生教育者的知晓率高于来自农村、文科及未接受过生理卫生教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27.09、139.16和348.33,P均0.05)外,生理心理基础知识、日常护理技能和传染病预防的知晓率与总体知晓率相近。知识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等媒体;90.7%的学生认为从事学前教育者需要系统学习儿童保健知识,主要需求为日常护理与急救等技能;76.7%的学生认为教育的方式以互动教学模式为佳。结论 学前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有较高的需求,应采用互动教育模式。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和各阶层人士对校园突发事件[1]应急认识的提高,对幼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均开设了“儿童健康教育学”或“幼儿卫生学”等相关课程,但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如何构建[2],目前的研究尚不多。同时,对幼师及家长有关儿童保健认知和需要调查的文献虽较多,但尚未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调查的相关文献。为此,我们对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原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5级至08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需求调查,以期为学前专业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1.1 对象: 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2004级至2008级学前专业学生。

  1.2 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参照儿童保健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经2003级学前专业学生、住院儿童家长及部分幼师预调查后确定。内容分3部分:被调查者的一般信息、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对儿童健康维护的需求。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分为生理心理基础知识、日常护理基本知识、传染病预防及急救与安全防范等4个方面共80个问题;问题选择以幼师在工作中经常遇见或重要的知识点与技能为主;每一个问题,提供5个备选答案,采用单项选择题型。问卷调查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课前)采用匿名答卷方式进行,由专人负责,当场发放并收回。

  2.1 一般情况:共261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学生年龄在18~20岁之间。其中男生10人(3.9%)、女生247人(占96.1%);高中阶段为文科的学生152人(占59.1%)、高中阶段为理科的学生105人(占40.9%);来自农村的177人(占68.9%)、来自城市的80人(占31.1%)。

  2.2 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257名学生总的回答正确率为56.7%。不同届别学生4个方面知识的知晓情况见表1。其中,紧急救

  援电线%以上的知识点从高至低依次是牙齿清洁方法、艾滋病预防、正常人心脏的位置、传染病报告、火灾逃生、停课决定机构、乙肝预防、语言发育及配方奶的应用等;知晓率最低的是婴幼儿骨骼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知晓率仅15.6%,其他知晓率在1/3以下的知识点从低到高依次是首任现场救援者、现场救援基本原则、蛲虫病预防、麻疹检疫、佝偻病预防、给药方法、抽搐的急救处理、止血包扎及喂养技能等。另外,05级以前的学生在洗手、消毒与隔离技术的知晓率较06级以后的学生低,3项技能知识前后总知晓率分别为40.8%和63.3%;07级学生在现场徒手心肺复苏、包扎止血及固定搬运等技能知识方面的知晓率较07级以前的知晓率为高,总知晓率分别为34.8%和52.9%。

  来自于城市的学生除急救与安全防范的知晓率与来自于农村(含县及乡镇)的学生相近外(X2=1.46,P>

  0.05),其他均高于农村学生,

  其他依次为电视29.2%、书本或报刊杂志12.8%、学校7.4%、家人6.2%同学朋友或其他人员11.7%。

  2.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知识与技能的需求:90.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接受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学习,仅有1.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其中76.7%的学生认为需要接受系统教育的主要包括解剖生理基础知识、疾病防治常识、日常护理技能、急救与安全防范的知识与技能等,以技能为主;96.5%的学生认为现行的考试大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76.7%的学生认为教育的方式以互动的教学模式为佳。

  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排在学前教育目标的首位。学龄前期儿童除了家庭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托幼机构中度过的,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的较高信任度。目前我国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的主要机构是托幼机构[3],作为未来托幼机构的老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其态度、行为对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4];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而传染病高居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位[1] 。儿童一旦在校园内发生意外,老师常常是现场第一目击者;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老师可在黄金时间内使发生意外的儿童得到有效的现场救护。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老师也可使校园内传染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本资料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与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晓率达56.7%,较国内报道的儿童父母、幼师及保育员的知晓率为低[5.6]。对止血包扎等现场急救技能的认知普遍较低,与国内师范生急救认知调查的结果相似[7]。是否接受过生理卫生等相关教育是影响认知的重要因素,农村学生大多未接受过相关教育,因而知晓率较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对认知也有影响。另外,本资料还显示,在07年手足口病流行及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年份,学生传染病与急救的认知均有明显的提升,与此前学生的认知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1.65和22.18,P均

  尽管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均开设了“幼儿卫生学”或“儿童健康教育学”等相关课程,但多侧重于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教育活动的组织及教育活动的评价,而忽略或缺乏对儿童健康、疾病的影响因素、危害的认识[2]。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应该综合分析、评价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相应内容的教育,同时应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儿童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应与此相适应。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儿童生理心理等基础知识外,还应包括传染病预防、现场急救与安全防范的内容,且应将后者作为重点,尤其是技能应作为重中之重。教学模式应采用互动的模式。

  [1]鲁琴宝,龚震宇,林君芬.浙江省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18-719.

  [2]欧新明.论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193-194.

  [3]张静,杜玉开,樊利春,等.社区儿童早期教育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70-2472.

  [5]易美霞,田本淳,刘翠霞,等. 卫Ⅸ项目省7岁以下儿童母亲妇幼保健知、信、行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247-4248.

  摘要目的:探讨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手足病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家长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方式。2个月后,分别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患儿家长的知识掌握及对其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帮助家长有效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多发于4岁以下的学龄期儿童,以患儿手、足、口、臀部出现丘疱疹为主要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出现脑炎、永久性肌麻痹,甚至死亡[1-2]。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携带病毒的蚊虫爬咬食物,经口、鼻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儿感染[3]。多地曾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卫生部长刘谦指出,“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是关键”[4-5],因此,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帮助其掌握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其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找到高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我院尝试对患儿家属实施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并将其知识掌握效果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手足病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28.32±3.89)岁;男14名,女20名;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4名,初中10名,高中及其以上20名。对照组患儿家长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27.65±4.08)岁;男15名,女19名;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3名,初中11名,高中及其以上20名。两组患儿家长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知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对照组本组患儿家长给予其常规健康教育,以在我院健康教育中心开设手足口病知识讲座为主要形式,每周1次,每次90 min。另在候诊区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咨询答疑等为辅助健康教育形式。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发病机理、疾病特征、传播途径、护理知识、预防措施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1)在我院网站上开设手足口病知识网页。网页分为在线个部分,其中在线课堂以微课为主,微课是指以视频为载体的小型课程,一般为5~20 min为宜,由相关专家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并让专业人员进行视频录制,录制完成后上传至网页,以供患儿家长随时学习,

  并提供在线)制作多媒体课件,发送到患儿家长的电子邮箱。用Offic软件中的Powerpoint程序,结合手足口病相关知识,配以图片、流程图、动画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分主题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用药、饮食、心理指导等进行讲解传播,每周1封,发送到患儿家长的邮箱。在课件制作方面,选择背景模版简洁、明了,字体的颜色应尽量保持一致,且与背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3)建立QQ群。以此通过对话、经验分享的方式进行互动,把患儿家长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整体。

  1.3疗效判定标准(1)2个月后,采用我院自制问卷了解患儿家长的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分为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消毒隔离、疾病特征、预防护理四个维度,共20题。问卷采用百分制,≥90分为掌握,≥60分为基本掌握,60分为未掌握。(2)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程度。向患儿家长发放我科自制的调查表来了解患儿家长对教育方式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维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每年的5~8月份,患儿表现为起病急,在嘴部、手掌、脚掌出现丘疱疹,部分患儿还伴有咳嗽、呕吐、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6]。2008年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安徽等地引发疫情,引发人们一定程度的恐慌。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提早预防来降低幼儿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对家长手足口病健康知识的教育在该病的防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研究都是通过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册,开设知识课堂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但这种健康教育方式时间、地点有限,影响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本研究在以往健康教育方式基础上采用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传播,表1通过对两组患儿家长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发现,采用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儿家长在手足口病疾病知识、消毒隔离、疾病特征、预防护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中两组患儿家长对教育方式的满意程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课、微博、QQ等步入了人们的视野,给大众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基于网络的学习不同于传统学习,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灵活性。余立军等[7]曾通过多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并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牛杰等[8]曾构建出网络教育模式,可见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总之,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其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王风英,王俊荣,崔兰英.对手足口门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121-123.

  [2]曾凤好.健康教育路径表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132-134.

  [3]赵静,张凤英,董盛月,等.北京市海淀区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2):155-157.

  [4]胡霞,周春霞,胡丹,等.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体会[J].2010,10(11):831-833.

  [5]文湘田,钮文异.网络健康教育干预对运动效果影响的调查[J].人民军医,2011,54(7):581-583.

  [6]苏洁,周晓菊,薛卫斌,等.多媒体集中式健康教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436-438.

  [7]余立军,陆海阳,张洁,等.利用多媒体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8):143-145.

  [8]牛杰,郑成中,孙豫平,等.网络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及模式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5):380-382.

  早晨上学,总有一些学生在车上吃早饭,快到学校路段时,匆匆啃上两口下车。这样的饮食方式怎能保证消化吸收的质量,这样的早餐质量如何保证半天学习和锻炼的营养和能量。在升旗仪式集会的时候晕倒的学生中,多数是早饭吃得少,个别是没吃早饭的。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体质必然下降。

  学生不小心崴脚了,韧带或肌肉拉伤了,他们不懂得处理的方法,有的忍痛继续活动,有的坐在地上揉揉疼痛部位。跑完步后,就地坐下,甚至躺下,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向前摔倒时,不懂得向前顺势滚动,习惯用手撑地,往往造成骨折。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作为一名体育与健康课的老师,应该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必备的知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能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丰富多彩,可谓浩如烟海,教学中只能选择少数一部分必须传授的知识。而本文要探讨的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知识也是属于必须在体育课中学习的。儿童现在和未来健康地生活是与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密不可分的,我们体育教师应将儿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为教育资源,与相应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他们感受到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那么,究竟哪些体育与健康知识是学生健康生活需要的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三大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营养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安全运动的措施与预防。(详见下表)

  实践教学是体育知识的主要传授平台,主要方法是结合一些教学环节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渗透。如在课堂开始部分要检查学生的服b和鞋子是否合适,口袋里有无尖锐物品等,在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的同时并让他们懂得由此会造成相关的危害。在准备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明确不同的运动要做不同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受伤,还可以更好地在运动中得以发挥。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体验各种动作的基础上知道相关动作对身体的锻炼作用,熟悉锻炼方法,为以后的锻炼打下基础。总之,让学生在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同时,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体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有备无患,要到用处,信手拈来。只要体育教师具备将基础知识渗透在实践教学中的意识,始终贯彻并加以坚持,随着时间的积累,所传授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海量的,而且会是学生印象深刻和牢固的。因此,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渗透体育知识的做法,是一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做法,是以运动规律指导体育实践的做法,是受学生欢迎的做法。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很多内容与学生的运动实践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该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案例,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扭伤后,大多学生不懂得正确处理方法,有的继续运动,有的还要搓揉扭伤部位,有的马上去贴止痛膏,由于处理不当,会使扭伤部位更加肿胀,直接影响恢复。正确的方法是:扭伤后要立即停止运动,马上进行冷敷处理(可用冷水或冰袋),抬高伤肢,过24小时后情况缓解时才能热敷或贴止痛膏。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不少诸如此类的生活方面的小误区,关键是我们要及时去发现,及时去分析,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而应该怎样做。这样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结合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体育教师应精心准备每一节室内理论课,因为室内理论课是传授体育知识的主战场。在室内理论课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营养方面知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他们感受到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对于有些营养知识,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关注的程度不同,则采用网络教学法。课前设计好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无穷的资源库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进行有关青春期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录像片段,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体育教师应将重点传授的体育保健知识精心制作PPT,将一些学生难懂的知识用动画、图文并茂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相应的知识点。

  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媒体开设体育欣赏课,体育欣赏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运动兴趣,熟悉技战术和规则。欣赏教学一般采用评论欣赏和随机欣赏两种方式。评论欣赏的方法适合于小学的高年级,随机欣赏适合于小学的低年级和中年级。评论欣赏要求教师在课前精选一段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的视频,上半节课让学生欣赏,下半节课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评论,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球队,来评论自己一方或对方的优点及缺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技战术基础,而且在欣赏比赛前可以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评论欣赏有利于学生熟悉技战术,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比赛的欣赏水平。随机欣赏可以安排在重大比赛期间观看现场直播,也可精选一些视频进行播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比赛的常识,学会欣赏体育比赛。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位现场的讲解员,要把一些专业的术语进行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看得懂比赛。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在我的精彩讲解中不时地冒出一个个小问题,好多是与比赛方法、规则有关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掌握不少运动知识。【2】我还要求学生课后能陪爸爸妈妈看一场相同项目的比赛,并做一回小小讲解员。3.3在养成教育中培养

  作为终身体育基础的学校体育应当是一种重在养成的教育。学校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生活技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是蕴涵着“生活习惯”的教育,这些教育可以“内化”并付诸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学校体育可以使学生热爱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不仅在课堂中进行,也要结合学生生活的一点一滴进行。如每天放学时,总能见到不少学生边走边喝着牛奶,我碰到后总要向他们教育一番。让他们明白空腹喝牛奶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喝牛奶要在腹中有淀粉类食物的基础上,最好是在早餐时或晚饭后、睡觉前。他们听我讲后,基本能做到把牛奶带回家去。又如有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饭上学,有的边吃饭边看电视,有的吃过饭后马上做作业等,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研究显示,家庭成员的生活体育习惯与小学生的生活体育习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小学阶段,儿童在生活体育活动方面并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自主能力,其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受外界特别是家庭成员行为习惯的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的家长陪同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力有所增强,家长陪同率下降,调查发现,家庭成员有生活体育习惯的小学生有规律地进行生活体育行为习惯的比例较高。面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的趋势,除了学校体育途径外,家庭也应肩负起一份责任,要高度重视,与学校体育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小学生体质问题。【3】家长要重视学校在平时和寒暑假布置的体育作业,监督引导孩子完成。有体育特长和锻炼习惯的家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影响孩子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如现在朋友圈流行的晒行走步数也可以让孩子试试,激发孩子的兴趣。不少家L在儿童时代能熟练地玩一些民间体育游戏,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因为,民间游戏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游戏方式,其种类繁多,趣味性强,能够促进少年儿童身心愉悦发展和智力发展;而且民间游戏简单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适合学生课余和闲暇时进行。亲子同玩民间游戏,既能有效锻炼身体,还培养了亲子感情。

  学前教育学是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准确把握学前儿童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培植坚定的幼儿教育信念,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所必须掌握的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核心内容。然而,调研发现,当前幼儿园普遍反映幼专学生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主要与教师资改革前,幼专学生在校只要通过学前教育理论考核合格就很容易获得幼儿教师资格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探索一条使幼专学生能迅速适应幼教发展需要,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成长之路。

  2015年教师资改革正式实施。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文件规定,从2014年起入学的师范生(包括幼专学生)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即教师资格“国考”),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也是如此。改革后的幼儿教师资格“国考”,增设了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加强了幼儿教师岗位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因而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师范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是幼专学生学习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师范院校体现师范性的重要标志性课程。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专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教学水平质量的高低。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的保育和教育,探索学前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准确把握学前儿童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所必须掌握的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核心内容。然而,经过对幼专学生实习的幼儿园调研和对毕业的幼专学生就业的幼儿园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普遍反映幼专学生存在很多问题:如幼儿教育理念落后;幼儿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强;教师专业思想不稳定等,这不利于幼儿优美人格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当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与教师资改革前,幼专学生只要在学校通过学前教育理论考核合格,普通话达标,经过短时间的教育实习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有直接的关联。而幼专学前教育学作为幼儿师范院校的教育基础理论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活动设计的训练,教学方法仅仅依靠讲授,幼专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学习并记住一些有关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书本知识,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鉴于此,就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探索一条使幼专学生能迅速适应幼儿教育发展需要,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成长之路。

  幼专学生的教育理念落后,这主要与当前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有直接的关系。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不太清楚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认为幼专学生只要掌握了幼儿教育相关知识,就自然形成了相关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忽视幼儿园活动设计的训练。二是教师认为学生到学校来是接受教育的,教师只需要“传输”,学生“接收”就可以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课堂教学中只有自己的“独白”和“表演”,忽视了幼专学生的“学”,这种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没有情感交流的教学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三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只注重“教育”内容,忽视“保育”知识的传授,各幼专学校普遍重视教育课程的开设,而有关保育知识的课程除了开设《学校卫生学》外,几乎没有其它课程,这必须导致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只注重“教育”内容,忽视“保育”知识的传授。

  幼专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的条件性知识和保育的实践性知识的缺乏,与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不适应。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条件性知识。幼专学生在校学习教育科学知识,正如前面所讲,教师的角色是传递者,承担的是“传输”知识的任务,而学生的角色是接受者,承担的是“接收”知识的任务,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交流。同时,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很少到幼儿园听课和进行调研,不了解当前学前教育的实际,不能将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运用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学往往从理论到理论,因而幼专学生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必然不能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学习中,幼专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而考试往往也只以知识性考题为主,这就是造成幼专学生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知识(即条件性知识)与幼儿教育和保育的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原因。

  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强,表现在所学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适应幼儿园教育保育与教育实践的要求。幼专学生在校进行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的途径主要有:学前教育学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学校统一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试讲和参加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教师仅仅以讲授为主,幼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缺失主体性,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幼专学生特点和幼儿园实际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培养,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能有效得到提升。试讲虽然安排有教师指导,但主要是由幼专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指导教师听两三次课,因此,幼专学生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质量很难保证。教育实习根据目前幼专学生的就业需要,所以一些幼专学校安排为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相结合,实习时间很难保证,加之一些学校对实习过程不够重视,学生实习流于形式,这是幼专学生教育专业技能不强产生的主要原因。

  幼专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没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等。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由于重知识传输,轻能力培养;重“教育”内容的传递,轻“保育”知识传授,不能根据幼儿园教育实际需要,真正做到保教合一。更有甚者认为,幼儿教师只要在幼儿园让孩子吃好、睡好,有责任心,孩子不出事就可以了,幼儿教师哪谈什么专业发展?这样自然不能引导幼专学生养成正确的幼儿教育态度,更不能在为幼专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之前作好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准备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幼专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是造成幼专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要使幼专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实际需要,迅速将所学的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幼儿教育能力,这就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主动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使幼专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以保证幼专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和快速成长。为此,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的路径就是要帮助幼专学生:

  要让幼专学生掌握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资实行“国考”后,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了,表现为:考试的难度加大了,考试的形式多样了,内容更广泛了。具体针对幼专学前教育的学生而言,“国考”后的教师资,加强了幼儿教师岗位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增设了综合素质的考查,考试的形式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考试内容更为广泛,包含了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能力等,因此,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幼专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幼专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幼专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同时,还要帮助幼专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以往幼专学生只通过简单模仿和操作,解决一些学前教育实际中创造性程度较低的问题的学习方式,促进幼专学生“能动、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幼专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专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幼专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还应当为幼专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独特的视角、域界和思维的方式,了解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的原因,特别是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对于增强幼专学生的信心和创造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幼专学生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未来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需要,从而提升幼专学生的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资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幼专学生获得幼儿教师资格的难度,对幼专学生在校的学习、考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幼专学前教育学的课程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要提升幼专学生的幼儿教育专业能力,在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前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的结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幼儿园典型教学视频、微格教学、带领幼专学生到幼儿园见习等方式,突出幼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引导幼专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学前教育实际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幼专学生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并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从而提高幼专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使幼专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和领悟幼儿教育规律。

  要让幼专学生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应当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幼专学生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还要让幼专学生意识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肩负着为国家未来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的历史重任,并将热爱幼儿和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职责。我们只有总结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认真思考教师资格证“国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准确定位学前教育的功能,才能不断推进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的改革,从而促进幼专加强对幼专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时展的新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基础性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最早阶段,是丰富认知、学习技能、培养能力和品质的初级阶段,是基础性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要引导幼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幼儿对自己的认识。而这些都是基础性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趣味性 幼儿教育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理和心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对世界、事物的认识具有简单性、非逻辑性的特点。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完善,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所以幼儿教育要具有趣味性的特点,以此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这样才能够增强教学的效果。

  启发性 幼儿犹如一张构建宏伟蓝图的白纸,需要教师进行悉心的培养,才能够使他们的生活美丽多彩,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启发性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学习知识、养成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启发性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幼儿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地,将多个单媒体组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并通过计算机输出设备展示给操作者,使其通过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1]。

  信息的多元化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幼儿提供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信息,也可以通过录像和图像的形式提供信息,而多种信息的综合更是能够向幼儿提供多渠道的信息,对知识的传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操作的灵活性 多媒体技术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幼儿特点、教学条件等主客观条件,删选相应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只要具有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可参考的教学资料,均可以制作出良好的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是系统、复杂的过程,尤其幼儿教育由于面对的特殊的群体,教学过程的控制尤为重要。对幼儿教育来讲,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多媒体技术结合了声音、录像、图像、文字的多通道信息施加方式,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文字阅读趣味性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其趣味性,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利。

  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传授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幼儿也不例外。幼儿教育是让幼儿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阶段,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借助某种媒介或载体的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完善,很多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以至于幼儿不能够或者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展示录像案例、提供形象图片、配以文字或者语言解释的形式,向幼儿具体形象地展示所学知识,达到促进其对知识理解的目的。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能动的重要的教学力量,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幼儿教育知识具有基础性但是繁杂,幼儿具有好动性但是难于管理,所以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园、自身、幼儿等因素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对幼儿教育和儿童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这对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大有好处。

  实效性原则 教学以质量为衡量标准,教学质量不高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好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阶段,其教育的质量深受社会的关注。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之一,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养成、基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实效性原则,即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幼儿教育的目标,也才能够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优势。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一定要注意实效性,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课件的播放也要注意时间的间隔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最大程度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基础性原则 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就是帮助、引导、支持幼儿获得基本的学习、生活、实践、社会知识,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运用中也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在知识材料的选取上要遵循基础性原则,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特点和目标的基础知识材料。应注意内容的基础性,不要过度追求课件的优美、丰富而忽视了内容的基础性。只有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性,才能够符合并促进幼儿教育的开展。

  适当性原则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这一群体在身心发展上还不完善,对学习、生活、社会、世界的先前知识储备不多,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把握传授内容的适当性。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也要注意适当性原则,即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向幼儿传授适当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学习幼儿的身心特点,并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信息多元化和操作灵活性的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大大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要注意实效性、基础性和适当性原则。

  建议幼儿教育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督促教师深入地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积极地丰富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的能力,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1]成.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2006(10):219-221.

  儿童生长发育精力多个时期,这一段时间是人一生中发育最显著的阶段,其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极大变化,且不同阶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零到三岁是儿童早期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意识形成阶段。所以目前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且比较注重母亲的教育。本课题过临沂市沂南县3个乡镇的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儿童健康教育的家长问卷调查,来探讨农村儿童早期发展在健康教育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与完善的策略,促进农村儿童早期的健康发展。

  在临沂市沂南县的2个乡镇,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岁以下儿童养护人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亲自设计《农村乡镇3岁以下儿童养育知识和行为家长调查问卷》,并派专业人员去调查家庭发放,由养护人现场填写,然后收回。

  2.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86%。儿童养护人中母亲占了84.6%,祖父母占了12.8%,其余的占了2.6%。

  2.2营养及喂养知识统计数据得知,农村家长比较清楚知道儿童早期发展中合理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2.3疾病识别与护理知识对儿童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的临床表现,对于多发病如扁桃体炎、肺炎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养护人多表示“部分知道”,如营养不良表现,91.8%部分知道,全部知道仅为4.6%;贫血表现,87.5%表示部分知道,全部知道仅为7%;肺炎的识别知识,80%标示部分知道,全部知道为13%。

  2.4儿童早期教育知识怀孕期间实施过胎教的占75%,认为早期教育“不重要,可有可无”的占19.1%,每天与孩子一起玩耍超过2小时的占36.5%,2小时以下占63.5%;给孩子买书和买玩具超过10件的占6%和19.5%。

  3.1.1缺乏儿童营养保健知识当前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导致0-6个月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主要是母乳喂养率低,添加辅食不正确。尽管很多家长知道添加辅食很重要,但是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添加。辅食添加多少,添加什么食物能保证孩子的营养,这些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营养和发育mile米乐,如果缺乏相应的诸如此类的保健知识,就会导致农村4个月后的婴幼儿营养状况不佳,长期会导致很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与方式,比如儿童挑食、偏食、长期食用高能量或精制食品。

  3.1.2缺乏有关疾病识别与护理的知识我国农村儿童养护人在相关疾病的识别与护理方面还是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丰富的。儿童是比较脆弱的群体,如果家长不能具有强的防病意识和疾病护理能力,是很难保障儿童健康生长和生存。现下我国农村儿童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腹泻、贫血、肺炎等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原因一个是家长对这些常见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知情,未能及时发现并就医,另一个是由于喂养、护理方式不科学造成。

  3.1.3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投入不足家长每天与孩子玩耍时间较短,给孩子提供的玩具、图书数量较少。我国农村儿童健康教育资源不足,妇幼卫生三级保健网尚不完善,人才缺乏,政策法规有待健全,新的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如农村“留守儿童”及“艾滋孤儿”心理健康)的问题相继出现等。

  3.2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农村家庭人员的健康意识,从孩子儿童时期就紧抓健康,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为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儿童早期发展教育的关注与投资,制定一项适应农村的儿童早期健康方案,不断增强农村家长的育儿知识与育儿技能,创造最为适宜儿童早期健康发展的环境。

  3.2.1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并结合实际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依赖于农村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识面,知识面越广,健康教育进行越顺利。因此要向广大的农村家长宣传讲解关于母乳喂养、幼儿添加辅食、儿童常见疾病与护理,儿童早期教知识育、计划免疫、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的基础保健知识。对于农村家庭健康教育,要促使家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培养儿童在语言、运动、品德与人际关系方面的良好素质。特别要强调母亲对于儿童早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丰富母亲的健康教育知识面,结合农村实际,帮助农村儿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早期发展。

  3.2.2力开展技能培训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需要农村家长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依赖于宣传和培训。因此乡镇妇幼保健人员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积极服务广大农村家庭;其次要像农村儿童的养护人进行知识宣传与教育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专业技能,让他们自身具备能力做好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具体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构建县(区)、乡镇、村三级的妇幼保健网络,政府出资对其妇幼保健服务人员进行与儿童早期健康教育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每年开设2-3次培训班,进行短期的专题培训,并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赛,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知与学习积极性,提高为农村儿童服务的质量与能力。

  我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离实际的需求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我们国家和政府以及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只要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资源,为农村儿童养护人主要是母亲普及传播早期发展需要的营养保健知识、疾病识别和护理知识等,农村儿童早期一定会健康成长。

  [1]戴耀华,关宏岩.儿童早期综合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4).

  学科教学知识详细阐释了一名教师应该掌握的认知知识,是当前有关教师研究的前沿理论。实践表明,多数幼儿教师并不具备完整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者意从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出发,主要从教育评价是否有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能性及保证教育评价可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条件两个角度阐述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逐步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迈进。毋庸置疑,幼儿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如今,我们对教师的考察已经从单一因素,如考察教师品质、教师行为向多角度、多方面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成为当今有关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前沿领域,其详细地阐释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掌握的认知知识。本文试着从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出发,探讨、分析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

  评价mile米乐,即价值判断,是指对某一事或人进行判断、分析。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向,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依赖于科学、适宜的评价方案及评价方法。虽然不同的评价方案及评价方法关注点不同,实施程序不同,但其共同致力于解决同一个问题,即将评价与教学紧密联系,与幼儿的学习过程、成长紧密联系,实现评价为教师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直接服务的目标。

  1985年,舒尔曼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中所出现的过于注重教学法知识,而忽略了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内容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这一概念。在舒尔曼看来,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独有的专业知识,它将教师与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相区别,是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知道使用怎样的演示、举例、类比等来呈现学科内容,指导学生理解难点。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三个方面。舒尔曼指出,一名教师应该掌握完整的学科教学知识,缺一不可。涉及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者则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领域教学知识、幼儿知识、教学法知识。

  舒尔曼认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升需借助于教师的不断理解、反思。格罗斯曼指出,教师可以借助于对有经验教师的观察、课堂教学经历、继续教师教育等途径完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据此,研究者认为借助评价有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能性。

  在幼儿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中,教师对于幼儿知识的掌握尤为关键,是选择领域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桥梁、纽带。具体表现为,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现有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水平,才能为其提取自身所具备的领域内容知识提供方向,同时为究竟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提供依据。从评价出发,教育评价的过程必然包括对儿童行为表现的观察、分析与解读。评价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成长。

  研究者相信每位幼儿教师都知道反思在自我成长中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却做不到主动、积极反思,原因何在,这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在研究者看来,教师不反思主要是因为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根据什么反思,反思后应该去向何方。然而,教育评价却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促进、帮助教师进行反思。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借助于评价环节搜集关于幼儿、教学的相关信息,判断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审视教育活动过程。之后,教师根据从评价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对其之前设计的教学活动及接下来准备要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分析、反思、总结。只有基于本班幼儿成长的反思才是真正、有效的反思。

  评价能否有效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师所采用的评价工具及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并不是任何一种评价都可以。

  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当其被动地接受评价时,总是无益于教学和幼儿成长的。只有教师作为评价过程的主体,其才能够真实地观察到儿童的真实表现和真实发展水平。另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不断反思,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评价意识。幼儿作为评价过程的主体,首先要保证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是对幼儿真实活动情境、真实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而不是幼儿行为发生之后教师借助于回忆进行的观察及评价。其次,要关注儿童在评价过程中的自我评价。

  首先,寻求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能够保证教师有效使用评价工具。教师有效使用评价工具的潜在含义在于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评价工具融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者认为,对幼儿教师来讲,教学是其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评价工具本身所评价的内容正好与教师教学内容相一致,那么评价环节的工作必然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其次,从幼儿需要掌握的“关键经验”出发设计评价工具,可以做到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关键经验最初源于高瞻课程,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幼儿社会、认知、身体和情感发展的综合描述。关键经验不是庞杂琐碎的学习主题或目标,而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生活经验。关键经验是每个幼儿都必须掌握的,并且是幼儿在各个任务中可以迁移的。关键经验必然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点,如果也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这样便可以有效实现评价为幼儿教师教学直接服务的目的。

  领域教学知识是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根基。我国当前很大的一部分幼儿园教师由于学历低、继续教育缺乏等因素确实忽略了学科知识的完善、提升。如果评价工具本身就幼儿所应该掌握的“关键经验”进行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系统设计,那么必然会在帮助教师在明晰学科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握关于幼儿的知识并提取适宜的教学法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所以,对于学前教育教学效果的要求比较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英语与汉语都是交流的工具。特别是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英语在全球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突出,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亦成为热门。

  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有英语教育专长的、有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根据此目标,该专业在教学上要求其设计的内容包括职业与岗位分析、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等.充分体现以教育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心、以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宗旨。学前教育的培养内容:

  (一)知识能力。该知识能力包括教育专业知识、学前儿童保健知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知识、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

  (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包括承担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技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技能、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和以艺术手段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技能、玩具制作的技能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四)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即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法概念清楚,掌握5000个左右的单词。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学前教育教学能力。

  中专三年制学前教育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是门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培养专业能力.还要加强文化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英语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重视英语课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未来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学前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六岁以下的幼儿,年龄尚小,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得到老师教学甚至生活的引导与照顾。处此年龄段的儿童天性活泼,喜爱玩耍,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适应儿童学习的方式开展儿童教育活动,所以老师要照顾到儿童的兴趣爱好。选取合适和简单的材料教学,使儿童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堂知识的灌输,还应注意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的、由学校开展的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等的社会活动;向学生介绍未来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学生通过见习、实习。了解目前省内幼儿园英语教学师资及教学情况,学生在与幼儿园英语教师、外教的交往中,检验了英语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搞好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与知觉性。

  学龄前儿童所学的英语知识主要以听、说的方式完成。语言是交流、表达的工具,是先学会说,再学会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应交际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将语言放到真正的交际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这种模式下,主要采用无意识记忆模式,在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大量背诵基本常用句型,经过大量的1:3头训练之后,每当学生听到一个句型,都会条件反射式地进行回答。

  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曾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每年有将近600名8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火灾。幼儿玩火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上升趋势,达到平均每年3000多起。目前,这种态势依然不容乐观,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幼儿监护人如家长、教师等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缺乏对幼儿从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消防知识欠缺使幼儿监护人难以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如一些幼儿园教师无法胜任消防安全教育辅导员的角色,纷纷聘请消防部门人员担任院内安全员,但消防工作人员对幼儿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性格特点不够了解,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传播力不从心。

  幼儿教材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单一,更没有统一的消防安全读本,读本出现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之态;幼儿消防宣传活动开展无规律、不定时,幼儿园在重点节日、重要时期开展消

  防宣传不持续,而消防及教育部门又无法兼顾到每个幼儿园,出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没有连续性、完整性。

  专门对幼儿的体验式教育不足,很多幼儿走进消防队参观,对于消防队员抛水带、灭火演示等都停留在观看层面。目前,国内专为幼儿设计的消防体验类场馆、玩具缺口较大,消防体验类场馆、玩具不仅能提高小朋友们的参与性,满足孩子的新鲜感、好奇心,而且能在体验过程中熟悉某样消防物件,利于将来消防设备的实际操作。

  幼儿的认知有限,心理承受能力较低,针对幼儿的消防安全教育要讲究科学性,符合教育规律,应减少警示性教育的比例。而现实中,大多数的消防安全教育时常呈现“惨烈”的警示画面,给幼儿心理上容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起步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大多以通过授课、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传统方式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缺乏针对幼儿特性的教育方式。

  对消防知识进行精化、简化,删除繁琐和复杂的部分,依据幼儿的认知能力程度,遴选最核心的消防安全知识,使用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如参照《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做法,挑选幼儿消防安全常识,使幼儿轻松接受,以至于达到人人会背、人人会用的程度。

  在身体健康方面,注意选择安全的活动场所、活动器材等,如在火灾疏散演示时,严格选择所使用的烟气,确定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多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设计一些消防小游戏来增强体质,培养幼儿的团体协作意识。在心理健康方。